查看原文
其他

三星堆考古霸屏,我们离“大国考古”还有多远?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27

第3128期文化产业评论


三星堆“盲盒”开启后,相关消息持续“霸屏”。此次挖掘所展现出的前沿考古技术,精细化的操作流程与专业化手法,颠覆了考古“一人一铲”的刻板印象,成为了目光聚焦的中心。回首昔日以高分填报考古志愿而引发热议的”考古女孩“,曾经的“边缘行业”走至舞台中央。需要沉下心的工作,未必需要花团锦簇,摩肩接踵,但值得我们投去关注的目光,也值得“纵千万人,吾往矣”的情怀。



作者 | 屈欣悦 张嘉嘉(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张馨洁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6471字 | 预计阅读时间17分钟



最近,三星堆重大考古发现的新闻霸屏,就考古来说,这应该是笔者第一次亲历如此强的报道力度,侧面就说明了本次考古的重要程度。
 

此外,本次考古,网友的参与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四川日报在微博上就三星堆新出土的金面具发起了#三星堆金面具P图大赛#,网上P图高手们便各显神通。



尽管三星堆新发掘引发了一场网络狂欢,并且随着考古工作徐徐展开,不难发现中国的考古水平和文物保护能力都在靠近我们对“大国考古”的想象,但笔者却联想到了去年的一则社会热点新闻:“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被批没“钱”途。


且先不高谈阔论说人生谈理想,也暂不去评判世俗成功学下的价值观,从这则新闻可以清楚地看出很大一部分人对考古的真实态度。这样的社会氛围除了制造对考古行业的误读以外,更现实的是沉重打击了这一“边缘”行业。

也是在去年,习近平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那么此次三星堆的挖掘工作展示了我国考古事业哪些面向,工作是否有助于改善社会对考古的态度,以及此次发掘工作对建设“大国考古”有哪些积极意义,我们试图从两个转向来思考这些问题。
 

“以文物为核心”到“以考古为核心”:
“大国考古”的样板展播
 
三星堆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许多人看到这些奇异诡谲的文物时都会下意识的把它当作“天外来物”。但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的确是在广汉地区“土生土长”的。
 
上个世纪20年代,离今天三星堆遗址不远处的月亮湾附近,一对父子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堆玉器,当天晚上他们就组织一家老小都去挖掘,竟发现400多件玉石器,这是这一带文物的第一次露面。文物出土的消息不胫而走,1934年,当时在华西大学博物馆任职馆长的美国人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组织团队赴三星堆遗址考察。鉴于时局混乱,战事频发,这次挖掘工作只进行了十多天,但是却出土600多件文物。
 
再次进行三星堆考古工作时已经是1986年了,也是这次挖掘,三星堆1、2号坑得以重见天日。


 


当许多专家都笃定三星堆不会再有其他祭祀坑(据考三星堆发掘的坑都是以祭祀为目的)的时候,惊喜再次出现。2019年,工作人员在尝试继续挖掘时,一条考古沟恰好“擦边”一个未发掘的祭祀坑,一个铜器露出了地面,最终考古队发现,新发现的6个坑几乎被1、2号坑中间的展示平台完全遮挡,假如不是那个刚好冒出头的铜器,那么这6个坑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再次面世。



至于这次新发现的6个坑是什么概念呢?可以用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的话来形容:“之前只找到了2个祭祀坑就足以震惊世界,这次发现了6个。”


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要想社会正视考古,要想世界看到中国的考古实力,首先就要让我们的考古事业得到最真实的展示,三星堆无疑是最好的契机。目前,cctv13新闻频道对三星堆的“再探秘”的直播报道,已达近三小时——近六个新闻联播的时间,此外还有多家权威媒体也对本次的发掘现场进行全程直播报道。
 
从报道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大国考古”的特点之一就是考古工作从以文物为核心转向了考古本身。“以文物为核心”就是指把出土文物放在第一位,1986年的三星堆考古工作显然就遵循了这一原则。那时的考古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队往往采用“刀耕火种”式的粗放挖掘模式,唯一的标准就是不破坏文物。


 
34年后,三星堆考古工作开始遵循“以考古为核心”的运作模式,即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考古工作的计划构思、方案设定、技术支撑等软件和硬件工作的准备上。本次三星堆考古工作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详尽阐释了考古工作核心的转向:

夯实的准备工作

三星堆6个商代祭祀坑在2019年12月就已经对外公布,但是到了2020年9月才开始启动发掘,直到今年3月才开始出文物。

 
之所以前前后后耗费了一年半左右,是因为团队前期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在准备工作的研究上。比如挖掘中有什么流程规范,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文物出土应该如何保护,考古现场硬件设施要有哪些,以及要带着哪些考古学的问题去开采。

问题意识是必要的准备工作,因为在挖掘文物的同时,也是一种破坏,如果不带着问题开展工作,很可能一些证据就再也无法复原了。以三星堆在填土(祭祀坑中的土壤)工作上的要求为例,86考古时,除了极少部分填土用于碳14测定以外,全部当作废土扔掉。而本次考古时,除了扔掉坑表面的部分受污染土壤以外,其余土壤全部分袋编号当作文物保存。



为什么要收集土壤呢?原因在于考古团队一开始就带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土壤里是否含有有机质。比如丝绸这种有机质如果存在于土壤中,一是能说明当时有制丝绸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显微镜观测丝绸上是否有文字痕迹,可以解决发达的三星堆文明至今无法找到文字的疑惑。此外,土壤中还可能存有腐化的竹子,测定其掩埋时处于的生长周期,则可能说明三星堆人大致在几月进行祭祀活动。

高水平的技术支撑

本次三星堆考古工作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了很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比如发掘大棚内,每个坑都会配有安装环境调控系统的发掘舱,舱内可以将温度控制在20-25°C,湿度控制在80%左右。而据1、2号坑的考古领队陈显丹回忆86考古的情景,那个时候“没有任何的设施设备,我们就去农民那儿买一点竹子剖开,再用稻草搭一个简易的棚子,既是休息的地方又是工作棚”。



再比如我国在考古领域首次采用的文物提取技术。三星堆里非常多的铜器,但是埋藏几千年非常脆弱,所以这次铜器提取分为了三个步骤:

一是用保护材料隔离提取物旁的其他文物,以免误损。


二是用三维扫描技术扫描铜器,再用3D打印技术复刻铜器模具,并以模具为基础制作硅胶外膜。简单的说,就是为被提取铜器制作保护外套。


三是正式提取工作。上好保护套后,铜器还会被放入充满填充物的保护箱内,再用升降系统拉至坑外。




此外,文物提取过后还会被交到无机质实验室,工作人员会用放大倍率20-1000的超景深显微镜观测。


进入文物保护室后还会有智能机器摄像机从各个角度拍摄文物。


上面提到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只是本次三星堆考古工作的一部分,但已经足够说明我国科技考古的硬实力了。

精细化的操作流程

本次三星堆考古工作可以称做“精耕细作”式的挖掘,每一步操作都细致入微。首先是所有操作人员进入发掘舱都必须穿戴防护服,以免对工作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图源自三星堆博物馆
 
为了避免污染和破坏坑内文物,本次工作还专门配备了升降台系统,挖掘人员只能趴在平台上工作,而他们使用的工具,最大也就三厘米刃口的小锄头,最小能到牙签水平。


为了让文物的原始信息尽可能的详尽,出土后的文物都会有“标本身份证”,包括前文提到的填土。每袋填土都会贴上身份二维码,二维码内记录着土壤的发掘坑位、发掘时间、发掘经纬度等信息。
 

还有一个工作细节显示出将考古工作精细化到极致,那就是象牙的挖掘。三星堆的一个奇观就是埋藏了大量的象牙(以往人们觉得蜀地不会有大象),而象牙出土遇到空气后极易损坏,所以露出地面之后象牙必须先做保湿处理。一根象牙需要用软布包裹,并用特定液体保湿,但是湿润后的软布容易滋生微生物,从而损坏象牙,所以软布必须4天更换一次。每一根象牙都要经过这般细致的保护工作,而这样的象牙有上百根。


“以文物为核心”到“以考古为核心”不是不重视文物,而是更重视文物在内的整个考古的所有环节。“大国考古”是文化考古、科技考古、精细化考古的总和,本次三星堆的考古向社会和全世界都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是国家发展考古事业的一次重要宣传。
 

从“结果的重视”到“过程的关注”:
如何迎接考古“黄金时代”?
 
从此次对于考古工作进程的大体量报道可以看出,我国考古工作的另一个转向,即目前有关考古工作的推进,已经逐渐从“结果的重视”上,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上。
 
2021年河南春晚上,由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舞蹈《唐宫夜宴》引起全国众多观众关注。节目播出后的大年初一,河南春晚荣登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唐宫夜宴》单个视频在微博累计1000万次观看,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点赞。
 
节目的“出圈”,使得创作团队改变了拟定的元宵晚会方案,最终以河南博物院的文物为素材,呈现了一场“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录制地点跨越河南博物院、洛阳明堂、开封清明上河园和登封观星台等多处历史名迹。


所谓对于“考古结果”的重视,一是我们熟悉的《假如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综艺宣传、文创衍生等传播思路,另外,目前地方相关政策更多聚焦于在城市建设的框架下,加强对已有成果的保护或开发。
 
而在城市建设上,对于考古的发展方向定位,主要是在“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下,建设博物馆、遗址公园,开发文创产品、建设文物资源数据库与相关平台等思路。
 
作为三星堆的开采地,四川省的思路为,依托“三星堆”资源,建设博物馆、开发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2019年4月,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三星堆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成为一大亮点:《意见》显示,三星堆会大力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建设遗址博物馆新馆,并对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勘探和重点发掘;将开展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建设三星堆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此外,还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同样,作为近年来新晋出圈的“网红”古城西安,在2021年发布的《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于考古相关工作的主要表述为:推进遗址公园建设;加强文物整体保护展示与资源调查;加强科技支撑和跨界融合,建设文物资源数字化传承与服务等基础平台,研发文博创意产品;以“文物+旅游”为导向,打造城市旅游。

△来源:西安市人民政府网
 
所谓“考古过程”关注,主要体现在考古前置工作,如考古土地使用、考古项目预算编制、考古行政部门沟通、考古人员津贴等问题。
 
“考古女孩”的选择,引发的社会舆论背后,聚焦点仍然在于:对于考古这样一个需要沉下心“坐冷板凳”的行业,是否能够得到相应匹配的薪资?
 

在社交网络上,拥有相应经历且愿意分享的网友仍是少数。除了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外,真正从事一线田野考古的比例则很少。
 
同时,对于一线田野考古人员的专门津贴的规定,各个省市的政策则各不相同。2018年两会时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表示:“因为国家从未针对文物考古工作出台专门的野外津贴规定,各单位在津贴发放过程中无法可依,由此造成各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学机构在发放津贴过程中,情况各异。”
 
另外,从事水下考古、科技考古等行业的研究人员的工作条件更为特殊,但由于被认为不是传统的考古工种,往往无法享受野外津贴。
 
根据相关网友在微博上的讨论,对于考古津贴的相关发放与落地,目前的进度仍然较为迟滞。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了解,当前考古津贴一般在“差旅补助”等项目下发放。


因此,“考古女孩”所引发的社会舆论,背后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方面,对于我国目前一线考古人员相关建制的确不够完善;另一方面,科技手段的不断提升,考古行业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趋势,对于考古人员的范围划分更需要与时俱进。
 
如上文提到的,此次三星堆考古早已告别了传统考古“一人一铲”的刻板印象,大量科技设备与手段的进入,考古“现代化”成为了当前的发展重点。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是考古的“黄金时代”:“我们国家在很长时间以来囿于财力的缺乏,不可能在考古上投入更多的财力。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现在这十来年,给人感觉考古现在不差钱了,这的确是考古工作者的幸运。”
 
纵观我国三年内颁布的相关文件,除了加强了对“考古结果”如文物保护、文物出境等工作的细化以外,对“考古过程”已有逐渐倾斜的趋势。
 

新华社报道,2020年9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习近平就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提出4点要求:
 
一是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加强考古资源调查和政策需求调研工作,提高考古工作规划水平。要围绕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总体安排,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是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考古学界要会同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三是要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力,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四是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昔日的考古女孩已经变成“考古界团宠”,曾经鲜有关注的文物迎来了“博物馆奇妙夜”,三星堆“盲盒”的开启,高水平考古科技、考古项目规划、跨学科人才涌现,也将这个曾经冷门清苦的行业“不为外人道”的一面推至大众的视野。


结语
 
文化传承的脉络蕴藏在社会生活中,也埋藏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苍茫大地上。考古,是向大地追问祖先曾经留下的痕迹,在厚土之下追寻历史的蛛丝马迹,还原和理解历史。就像那一代代人苦苦追寻哲学三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而考古工作,这个直接触摸历史的事业,正在用毛刷与手铲回答人类从自古以来的永恒追问。而三星堆正是这种追问中,在华夏大地上的突出代表。
 
向历史追问,向过去回溯。热爱今天的人们,愈发关心着考古工作的人们,注定将在历史的光芒中找到属于我们共同的未来。需要沉下心的工作,未必需要花团锦簇,摩肩接踵。但值得我们投去关注的目光,也值得“纵千万人,吾往矣”的情怀。


 话题互动 
您对文三星堆考古发掘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推荐阅读

 订阅关注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新时代,汇集、融合行业内外精英对文化产业的观察和理解,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行业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相关机构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申请转载/加入研习社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屈欣悦、张嘉嘉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